也许是因为豌豆荚最近在深圳成立了分部,所以有了这次公开课,主讲是丁吉昌先生,网上查了一下他是豌豆荚初创时期的人员,我对他暸解不多,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我写这篇分享文,这篇文章主要想对号入座谈谈自己团队这几年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给我这个 github blog 开荒(捂脸)。
那么,丁先生讲了什么呢?回顾一下:
(……抱歉,我的记忆总是不靠谱,肯定还有什么被遗漏了,但没有办法,权当只有我记得的这些吧)
OK,我觉得最开始有必要说说“数据验证”,丁先生说,数据很重要,但要质疑,一定要多问自己为什么,K 线图的大起大降一定是有原因的,只要找到原因就能找到规律,就能看见更多的事态。
他分享的这个 idea 对我启发较大,原来除了我这种对数据“完全质疑”的人之外,还有对数据“半质疑”的人。
我之前之所以对数据的不信任是因为,产品开发的程度不够,不停的快速迭代产品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搅成一团摸不着北的数据K线,这个时候是不能够过于依赖数据,不可以让数据驱动开发的。
后来,我开始想要看数据,因为产品逐渐稳定。前段时间还因新浪微博推广造成用户瞬间涌入,拖挂了网站,我对其中缘由非常感兴趣,想弄明白为什么。分析服务器日志过于麻烦,唯有数据分析这条路是靠谱的。
另外要说的是,近来由于微信、微博以及之后少数派即将要开放的安卓客户端出现,数据的统计变得稍显复杂,需要在不同的地方放置不同的统计代码,才能把细颗粒化交叉分析做好。当然,这也是大多数拥有多平台网站在数据统计上会遇到的问题。
丁先生说豌豆荚里用这些工具:
考虑到豌豆荚是一家“从路由器开始就全面部署 VPN”的公司,所以他们用一系列 Google 的服务协作很理所当然,一般公司做不到这样(fenng推荐过方法,但实际上实现起来会有障碍,且不多说),所以我只想聊聊 asana 这类简单的 Todo List 解决方案。
2 年前我们和豌豆荚一样,尝试了市面上能用到的 Todo List 方案,其中包括 bootcamp、asana、teambition、甚至连 Google calander 都考虑过当 Todo List 来用。最后确定用 asana,不过没有坚持,用了一个月后便放弃了(当时功能还很简陋,远没有今天那么完善)。
为什么放弃?几个原因:
综合至少包含以上因素的种种原因我们放弃了协作平台。
直到去年夏天,因为 tower.im 的出现,我们决定再次试用协作平台。的确,和之前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很明显,但是慢慢的效果就开始变淡,除了涉及到与非本地团队的那个节点还稍显火热之外,其他基本都以沦陷为静音模式。
所以我对这类 协同工具再得出了几条结论:
所以,后来我们的技术团队开始用 OneNote 作为技术团队内部的 Todo List 工具,感觉体验非常好,快捷键打开,截图顺手贴,非常方便,另外 OneNote 其实不是专门的 Todo List 工具,Todo List 功能只是他的一个做得很好的小功能而已 xD
公司越大,人越多,在代码控制上越麻烦,这是“人月”不能逾越的障碍,是有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让所有工程师编写出“风格一致”的代码是所有研发领导人员的梦想,梦想即不大可能或很难实现的事情,所以就会变成:要想工程师写好代码,必须花钱请一个测试人员,以便时刻确保代码能跑起来。然后再请一个项目经理盯着这些测试人员,然后再……
但是你会想,为什么不从源头把问题解决了?鼓励工程师自律呢?OK,豌豆荚全公司的测试只有 2 人,而工程师多达 200 多人,这显然是豌豆荚刻意的决策,然后一改之前的迭代周期方式,通过一个更好的方案,让工程师适应这种方案,在痛苦几个月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这种更好的方式大体是:
互联网公司(特别是一些小公司)较之于软件公司,最明显的一点是没有专业开发流程,而且因为快节奏迭代而忽略了A/B测试。少数派开发团队也面临过以上问题,一度没有明确的 die line 和 milestone,开发起来就会变得没有压力,因此迭代的时候会出现缓慢和混乱。
解决方案有 2 点:
你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现在你在做的项目吗?这个一句话也叫“电梯时间”,也就是在两个人同处电梯的那一分钟如果不能把项目说明白,就不要做了。
“电梯时间”是我在<a href="http://the0step.com/business-model-canvas/" target="_blank" >商业模式画布</a>里没有听到的内容,但是我觉得这应该内置在商业模式画布上才对。
少数派做过的项目中,大多数失败项目都是典型的用一两句话解释不清的项目,“电梯时间”算是一个警戒,互联网项目立项初期,真的不能做太复杂的事情,如果功能不能直达用户痛点,删掉你的 APP 只需1秒。
相对于少数派运营经理对OKR这个词汇理解错误而言,我深感羞愧,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到 OKR 这个词汇,不过很显然,光看字面意义大家肯定搞不懂这是个什么东西。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字面意义即“目标和主要成果”。按我自己今天理解到的大概是这样一句话:“方向自己规划好,与公司目标不能差太多,这是 Objectives。然后剩下的具体目标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定一个量,能做 100 万不要写 80 万,鼓励写 120 万或是更多,这是 Key Results。”
OKR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和绩效(如 KPI)没有直接关联,通常我们如果要做审计 KPI,一定会报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值,有能力做 100 万的人可能最多写个 80 万,这样可以确保过 KPI 不成问题,如果报 80 万,自己做出了 100 万,还能算是自己超出业绩,会有奖励。慢慢的大家都会玩虚的,公司业绩会因此 low 下去。OKR 因为不和绩效做关联,在完成 KPI 后能做多少是多少,尽可能挑战自己的极限往这个数值上靠,有点挑战极限的感觉。
对于这个的 OKR 好处我是没有感知的,因为我没经历过 KPI,不能体那些不满 KPI 的人痛点在哪里,所以不做评判,也做不了评判……弄明白 OKR 的理念就差不多了。顺带提一句,OKR 是 Intel 发明的,后来被人带到 Google 执行下来。So,种种迹象表明豌豆荚是 Google 的真·粉……
丁先生提到一点“让员工保持大块连续的时间做软件开发”。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这应该是工程师出身的管理者都会重视的问题,作为工程师,编写代码的时候不断有人给你提 BUG 或者开会是件及其痛苦的事情,很多时候 BUG 沟通完了,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这和人的短时记忆只有 20 秒有关,刚好沟通 BUG 的时间很多时候会大于 20 秒。
再另外: ps1,3W 咖啡会场冷气给得很足。 ps2,3W 咖啡的会场餐很好吃(可能是太饿了)。 ps3,3W 咖啡的位置太偏了……虽然如此,以后有好会议还是得常去。